夏天到了,天气渐渐变热,居民纷纷抬出雪藏已久的电扇开始使用。在市区滨江街道灰桥社区天盛公寓5幢楼顶,立着两个造型奇特的机械,长长的“尾巴”像直升机,大大的扇叶像超级“大风扇”。“大风扇”的主人金瑞清今年64岁,自己开了一个机械厂,和机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金瑞清10岁时便能组装半导体收音机。小学6年级时,当时电视机还未普及,他便动手制作了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几年前,金瑞清前往洞头游玩,发现海边许多的酒店都有风力发电机,对于机械有着特殊爱好的他,回到家便琢磨着在自家楼顶搭建一个风能发电机。
金瑞清介绍,风力发电机除了大家常规意义上理解的采用风能转动的扇叶部分以外,还需要很多的部件。整套装置通过风能带动扇叶,扇叶再通过皮带盘带动马达的运转,从而产生交流电,交流电经由镇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最后储存在蓄电池中。“除了马达是买的,其余的部件基本上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金瑞清说道。
可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风能发电机三年来的效率不甚理想。“温州属南方地区,多山地。虽在7楼楼顶,可周边高楼林立,可利用的风力实在有限。”金瑞清不免有些淡淡的失望,如果每天两台风力发电机能运转12个小时,那么供给一户人家晚上用电所需还算凑合,可是温州少风,每天的风力发电大约只能支持三盏12伏电压的节能灯运作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