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主要是考虑社会公平问题。从电力生产到电力输送,再配送至每个用户,居民用电电压等级最低,经过配电环节却最多,其供电成本远高于工商业用电。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倍至2倍,而我国居民用电价格比工商业用电价格低得多,还没有达到补偿供电成本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业用户一直在交叉补贴居民用户。近年来,随着煤电价格上涨,我国工商业用电价格上调幅度大,居民用电价格上调幅度小,交叉补贴越来越严重,这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但由于电能现在是生活必需品,要保证低收入家庭用得起电,这是社会公平问题,所以在煤电联动时,没有采取普调居民用电价格的机制。而居民无论收入水平高低,用电统一执行低电价,等于用得多补得多。目前全国5%的高收入家庭用电量,占居民用电量的24%,高收入居民享受了更多工商业用户补贴,这也是一种不公平。
阶梯电价是一种电价定价机制,按家庭每月用电量分三个档次,第一档是基本用电,电价较低,不能补偿供电成本;第二档是合理用电,电价稍高,基本能补偿合理的供电成本;第三档是高额用电,电价最高,除了供电成本外,还应包含目前没计入电价的电力生产环保成本。这样的电价结构更合理,能使用电多的家庭承担相应供电成本,从而建立起公平负担供电成本的机制。用电量在第一档范围的居民用户电价并没有上涨,而80%的居民用户用电量在第一档中。